统计局:中国主要依靠内需 中美经济互补性仍较强
2020-08-14 14:28:35 | 来源: | 编辑: |
2020-08-14 14:28:35 | 来源: | 编辑: |
路透社记者:从7月的数据看,工业产出快于需求、消费、投资,假如这个格局不能改变,会不会对未来经济复苏包括物价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?您怎么评价现在出现的中美可能脱钩的风险,对咱们的经济会不会有影响?谢谢。
付凌晖:谢谢你的提问。对于工业来看,7月份保持了平稳增长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.8%。今年以来,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,一季度工业回落幅度比较大,二季度整体上在稳步复苏。从总量上看,工业生产由下降转为增长;从结构上看,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增长比较快,工业中新动能保持了较快增长,比如刚才提到的3D打印设备、智能手表等新产品的增长态势还是不错的。
关于你提到的供给端和需求端关系的问题,总的来看,在整个经济恢复过程中,供给端的恢复增长还是有支撑的,我们通过一系列复工复产政策和企业纾困政策促进生产恢复。同时需求也在加快,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在收窄,商品零售额这个月已经转正;1-7月份投资降幅也在明显收窄,对于生产的带动作用在逐步增强。
从全年增长来看,保持稳定增长还是有很多有利条件。第一个方面,国内本土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和阻断。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,党中央、国务院坚持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,采取坚决措施阻断了疫情,虽然近期部分地区出现一些散发的情况,但总的看是可控的,这为整个经济恢复奠定了良好基础。第二个方面,今年针对疫情冲击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,宏观政策力度在加大。我们看到财政赤字规模增加1万亿元,抗疫特别国债发行1万亿元。同时金融系统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.5万亿元,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达到2.5万亿元。这些措施对企业纾困和经济下半年恢复会起到重要支撑作用。第三个方面,整个市场需求在增加。可以看到制造业PMI当中的新订单指数连续三个月在回升。第四个方面,企业的复工复产取得积极成效,企业活力在增强。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.5%,制造业PMI连续5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,这些都有利于经济恢复。从下半年来看,改革开放创新的力度还会加大。我们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,通过加快经济发展开放步伐,为经济注入新动力。
第二个问题,这些年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,中国经济从过去对外需依赖相对比较大,转变为现在主要依靠内需。中国和美国在经济上的互补性是比较强的。中美关系的这种变化,对于中国肯定有影响,当然对美国也有影响,对世界也有影响。世界经济当中,中国和美国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,合则两利、斗则两伤,我们还是希望保持平等互利的发展。
关键词: